淺談戰後澎湖|新住民所帶來的飲食轉變
「10/25」台灣光復節,這天顧名思義是紀念二戰後台灣光復的日子,而光復後的澎湖在民生發展上也有所不同,究竟在軍需與移動人口的影響下,澎湖的飲食文化又帶來了什麼新轉變?
1946年,澎湖縣政府成立,隨著戰後政治的巨變帶來了一大批移民;以人口比例來說,1950年代的澎湖約有八萬人,而駐軍人數就佔兩萬,可見其對澎湖影響之大。
在飲食習慣中,最為明顯的轉變因素,便是隨國民政府移入的大量外省新住民,他們間接帶來的是各種符合軍人消費需求的民生商店,此時的澎湖〝家鄉味〞餐館林立且日益增多;據說因山東人比例較高,使得北方口味的餐館興盛,潮汕口味的飲食也不遑多讓,其中掌廚者多為隨軍來澎的外省師傅,為因應消費需求,亦有不少澎湖本地人開設的移民口味餐廳。
澎湖,是國人熱愛的旅遊勝地,也因為不同時期的歷史變遷,使澎湖的人文飲食更加豐富、區域發展進而繁盛,在原有海洋文化的基底下,融合居民喜好並持續注入新血,為澎湖的飲食多元性增添色彩。
你可曾想像在海鮮盛產的澎湖,結合大江南北烹調方式、口味及綜合調整下,所蹦出的料理火花?如今,澎湖的飲食概念仍然不斷在改變,今後就讓我們順應潮流,繼續品嚐這片土地所生產的新鮮美味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