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地導讀|西嶼燈塔之演變

本文照片提供 :( 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)

        生活在台灣本島與離島地區的居民,自古以來便依賴海洋維生;在這片土地上,凡舉文化、宗教、飲食與生活習慣等許多層面,多與海洋息息相關。民間信仰中,媽祖是保佑航行平安的海上守護神,而後出現了燈塔設施的建置亦是如此,目的在為海上船舶設立標竿,為漂泊於海上的人照亮光芒,指引船員平安靠岸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漁翁島燈塔,古名西嶼燈塔,其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西側岬角處,此地海域為澎湖六大急流中的「西流」,亦是自古往來船舶航道的標識點。

        清乾隆年間(1778),為便於台廈船隻的來往,特此創建「西嶼燈塔」,其為台、澎地區首座燈塔,由現存「創建西嶼燈塔碑記」之碑文中可知,燈塔於當時構建的必要性,而同時於塔側建廟,用以祭祀天后媽祖,保佑海上渡客平安、航途順利,並由塔廟住持於每天昏夜之際登頂點燈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爾後的數十年間,因西嶼燈塔屢受風災侵擾,又因塔頂油燈光力薄弱,無法達到各國標準,故英、美、日、法等國即向清朝政府要求興建新式燈塔。

        1875年竣工的西式新燈塔,正名為「漁翁島燈塔」;圓形鑄鐵而成、塔身外觀漆白的燈塔,由英國工程師韓德森所規劃設計,並聘有外籍人員駐守其中,燈塔西南側亦設置三門霧炮,以備起霧時發出砲聲警示往來航行船隻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日治時期除沿用前清領時期燈塔設備運作外,另設置一座百葉窗型氣象觀測器,並佈設媽宮與漁翁島燈塔間之海底電話線,其亦是台澎地區首次有線電話的建設;1945年,燈塔曾遭受美軍轟炸機襲擊,所幸受損輕微,而後國民政府播遷來台,為配合時局需要,將漁翁島燈塔和相關設施改塗以軍事迷彩偽裝漆,直至民國68年才恢復其原有白色外觀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如今的漁翁塔,擁有附屬的辦公室、展覽室、宿舍和倉庫等設施,房屋構造型式為坐北朝南的仿歐式建築,牆壁材料則是由玄武岩石塊砌築,顯現地方取材特色,蔚為壯觀,遊客亦可進入參觀,感受這座樹立百餘年,為來往船舶指引明燈的澎湖重要歷史建築。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